民事法

民法物權第二章所有權第二節不動產所有權

我們想讓你了解的是

民法物權相關條款詳盡規定土地所有權及鄰地使用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等事項,旨在平衡所有權人、鄰地權人及區分所有人之間的利益,維護土地與建築物的合理利用與社會和諧。民法第773條至第800條,明確規定土地所有權範圍包括上下部分,並對鄰地的防護義務、自然流水的承水義務、排水及蓄水設施的管理義務等進行詳述。鄰地使用權強調相鄰土地因工程建設或實際需求時的合理使用,並保護鄰地權益,如植物枝根越界的修剪、果實自然落入歸屬的規定,避免鄰地間爭議。對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第799條及相關條款明確專有部分及共有部分的權利義務,保障區分所有建築物內的合理管理與費用分擔。特別在越界建屋及通行問題上,法律規定合理賠償機制及法院裁量的適用,以維護各方利益。通過這些規定,民法建立詳盡的物權體系,保障所有權、用水權、通行權及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合理行使與平衡,促進土地資源與建築物的有效利用和鄰里和諧。

 

民法第779條:

土地所有人因使浸水之地乾涸,或排泄家用或其他用水,以至河渠或溝道,得使其水通過鄰地。但應擇於鄰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

前項情形,有通過權之人對於鄰地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第一項但書之情形,鄰地所有人有異議時,有通過權之人或異議人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0條:

土地所有人因使其土地之水通過,得使用鄰地所有人所設置之工作物。但應按其受益之程度,負擔該工作物設置及保存之費用。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1條:

水源地、井、溝渠及其他水流地之所有人得自由使用其水。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2條:

水源地或井之所有人對於他人因工事杜絕、減少或污染其水者,得請求損害賠償。如其水為飲用或利用土地所必要者,並得請求回復原狀;其不能為全部回復者,仍應於可能範圍內回復之。

前項情形,損害非因故意或過失所致,或被害人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3條:

土地所有人,因其家用或利用土地所必要,非以過鉅之費用及勞力不能得水者,得支付償金對鄰地所有人請求給與有餘之水。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4條:

水流地對岸之土地屬於他人時,水流地所有人不得變更其水流或寬度。

兩岸之土地均屬於水流地所有人者,其所有人得變更其水流或寬度。但應留下游自然之水路。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5條:

水流地所有人有設堰之必要者,得使其堰附著於對岸。但對於因此所生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對岸地所有人於水流地之一部屬於其所有者,得使用前項之堰。但應按其受益之程度,負擔該堰設置及保存之費用。

前二項情形,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6條:

土地所有人非通過他人之土地,不能設置電線、水管、瓦斯管或其他管線,或雖能設置而需費過鉅者,得通過他人土地之上下而設置之。但應擇其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並應支付償金。

依前項之規定,設置電線、水管、瓦斯管或其他管線後,如情事有變更時,他土地所有人得請求變更其設置。

前項變更設置之費用,由土地所有人負擔。但法令另有規定或另有習慣者,從其規定或習慣。

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第一項但書之情形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7條:

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時,除因土地所有人之任意行為所生者外,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

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並應支付償金。

第七百七十九條第四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8條:

有通行權人於必要時,得開設道路。但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項情形,如致通行地損害過鉅者,通行地所有人得請求有通行權人以相當之價額購買通行地及因此形成之畸零地,其價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89條:

因土地一部之讓與或分割,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土地所有人因至公路,僅得通行受讓人或讓與人或他分割人之所有地。數宗土地同屬於一人所有,讓與其一部或同時分別讓與數人,而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使用者,亦同。

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無須支付償金。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0條:

土地所有人得禁止他人侵入其地內。但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在此限:

一、他人有通行權者。

二、依地方習慣,任他人入其未設圍障之田地、牧場、山林刈取雜草,採取枯枝枯幹,或採集野生物,或放牧牲畜者。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1條:

土地所有人,遇他人之物品或動物偶至其地內者,應許該物品或動物之占有人或所有人入其地內,尋查取回。

前項情形,土地所有人受有損害者,得請求賠償。於未受賠償前,得留置其物品或動物。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2條:

土地所有人因鄰地所有人在其地界或近旁,營造或修繕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使用其土地之必要,應許鄰地所有人使用其土地。但因而受損害者,得請求償金。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3條:

土地所有人於他人之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有瓦斯、蒸氣、臭氣、煙氣、熱氣、灰屑、喧囂、振動及其他與此相類者侵入時,得禁止之。但其侵入輕微,或按土地形狀、地方習慣,認為相當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4條:

土地所有人開掘土地或為建築時,不得因此使鄰地之地基動搖或發生危險,或使鄰地之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受其損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5條:

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之全部,或一部有傾倒之危險,致鄰地有受損害之虞者,鄰地所有人,得請求為必要之預防。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6條:

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非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逾越地界者,鄰地所有人如知其越界而不即提出異議,不得請求移去或變更其房屋。但土地所有人對於鄰地因此所受之損害,應支付償金。

前項情形,鄰地所有人得請求土地所有人,以相當之價額購買越界部分之土地及因此形成之畸零地,其價額由當事人協議定之;不能協議者,得請求法院以判決定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6-1條:

土地所有人建築房屋逾越地界,鄰地所有人請求移去或變更時,法院得斟酌公共利益及當事人利益,免為全部或一部之移去或變更。但土地所有人故意逾越地界者,不適用之。

前條第一項但書及第二項規定,於前項情形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6-2條:

前二條規定,於具有與房屋價值相當之其他建築物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7條:

土地所有人遇鄰地植物之枝根有逾越地界者,得向植物所有人,請求於相當期間內刈除之。

植物所有人不於前項期間內刈除者,土地所有人得刈取越界之枝根,並得請求償還因此所生之費用。

越界植物之枝根,如於土地之利用無妨害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8條:

果實自落於鄰地者,視為屬於鄰地所有人。但鄰地為公用地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9條:

稱區分所有建築物者,謂數人區分一建築物而各專有其一部,就專有部分有單獨所有權,並就該建築物及其附屬物之共同部分共有之建築物。

前項專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物在構造上及使用上可獨立,且得單獨為所有權之標的者。共有部分,指區分所有建築物專有部分以外之其他部分及不屬於專有部分之附屬物。

專有部分得經其所有人之同意,依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共有部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得經規約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特定所有人使用。

區分所有人就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及基地之應有部分,依其專有部分面積與專有部分總面積之比例定之。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專有部分與其所屬之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權利,不得分離而為移轉或設定負擔。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9-1條:

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之修繕費及其他負擔,由各所有人按其應有部分分擔之。但規約另有約定者,不在此限。

前項規定,於專有部分經依前條第三項之約定供區分所有建築物之所有人共同使用者,準用之。

規約之內容依區分所有建築物之專有部分、共有部分及其基地之位置、面積、使用目的、利用狀況、區分所有人已否支付對價及其他情事,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不同意之區分所有人得於規約成立後三個月內,請求法院撤銷之。

區分所有人間依規約所生之權利義務,繼受人應受拘束;其依其他約定所生之權利義務,特定繼受人對於約定之內容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亦同。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799-2條:

同一建築物屬於同一人所有,經區分為數專有部分登記所有權者,準用第七百九十九條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800條:

第七百九十九條情形,其專有部分之所有人,有使用他專有部分所有人正中宅門之必要者,得使用之。但另有特約或另有習慣者,從其特約或習慣。

因前項使用,致他專有部分之所有人受損害者,應支付償金。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第800-1條:

第七百七十四條至前條規定,於地上權人、農育權人、不動產役權人、典權人、承租人、其他土地、建築物或其他工作物利用人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繼承說法

 
=民法=民法物權=所有權=不動產所有權
分享此頁
  44

請先登入以複製或列印本站資訊。

 


沒有帳號或忘記帳號?歡迎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