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

民法親屬第三章父母子女

我們想讓你了解的是

《民法》第1090條明確規範了在父母濫用對子女權利時的法律救濟措施,旨在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與合法權益。條文規定,若父母一方對子女存在權利濫用,如虐待、忽視或其他不當行為,法院可依另一方、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請求,甚至依職權,宣告停止其行使子女權利的全部或部分。此舉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核心,確保其免受不當對待或權利侵害。同時,該條文提供了實際救濟途徑,使未成年子女及相關方在遇到家庭不公時能得到法律保護。此規定在平衡父母權利與子女福祉的同時,體現了現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懷,維護了家庭內的基本倫理與社會正義。

 

民法第1059條:

父母於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未約定或約定不成者,於戶政事務所抽籤決定之。

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

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

前二項之變更,各以一次為限。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得依父母之一方或子女之請求,為子女之利益,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一、父母離婚者。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者。

三、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者。

四、父母之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者。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59-1條:

非婚生子女從母姓。經生父認領者,適用前條第二項至第四項之規定。

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得依父母之一方或子女之請求,為子女之利益,宣告變更子女之姓氏為父姓或母姓:

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死亡者。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生死不明滿三年者。

三、子女之姓氏與任權利義務行使或負擔之父或母不一致者。

四、父母之一方顯有未盡保護或教養義務之情事者。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0條:

未成年之子女,以其父母之住所為住所。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1條:

稱婚生子女者,謂由婚姻關係受胎而生之子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2條:

從子女出生日回溯第一百八十一日起至第三百零二日止,為受胎期間。

能證明受胎回溯在前項第一百八十一日以內或第三百零二日以前者,以其期間為受胎期間。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3條:

妻之受胎,係在婚姻關係存續中者,推定其所生子女為婚生子女。

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

前項否認之訴,夫妻之一方自知悉該子女非為婚生子女,或子女自知悉其非為婚生子女之時起二年內為之。但子女於未成年時知悉者,仍得於成年後二年內為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4條:

非婚生子女,其生父與生母結婚者,視為婚生子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5條:

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者,視為婚生子女。其經生父撫育者,視為認領。

非婚生子女與其生母之關係,視為婚生子女,無須認領。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6條:

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對於生父之認領,得否認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7條:

有事實足認其為非婚生子女之生父者,非婚生子女或其生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得向生父提起認領之訴。

前項認領之訴,於生父死亡後,得向生父之繼承人為之。生父無繼承人者,得向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為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8條:

(刪除)

民法第1069條:

非婚生子女認領之效力,溯及於出生時。但第三人已得之權利,不因此而受影響。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69-1條:

非婚生子女經認領者,關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及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二之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0條:

生父認領非婚生子女後,不得撤銷其認領。但有事實足認其非生父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1條:

(刪除)

民法第1072條:

收養他人之子女為子女時,其收養者為養父或養母,被收養者為養子或養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3條:

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但夫妻共同收養時,夫妻之一方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而他方僅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亦得收養。

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應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3-1條:

下列親屬不得收養為養子女:

一、直系血親。

二、直系姻親。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者,不在此限。

三、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當者。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4條:

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單獨收養:

一、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

二、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5條:

除夫妻共同收養外,一人不得同時為二人之養子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6條:

夫妻之一方被收養時,應得他方之同意。但他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6-1條:

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

二、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

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

第一項之同意,不得附條件或期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6-2條:

被收養者未滿七歲時,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被收養者之父母已依前二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或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7條:

養子女與養父母及其親屬間之關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與婚生子女同。

養子女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於收養關係存續中停止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時,他方與其子女之權利義務,不因收養而受影響。

收養者收養子女後,與養子女之本生父或母結婚時,養子女回復與本生父或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養子女於收養認可時已有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收養之效力僅及於其未成年之直系血親卑親屬。但收養認可前,其已成年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表示同意者,不在此限。

前項同意,準用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一第二項及第三項之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8條:

養子女從收養者之姓或維持原來之姓。

夫妻共同收養子女時,於收養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養子女從養父姓、養母姓或維持原來之姓。

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二項至第五項之規定,於收養之情形準用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條:

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

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1條:

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2條:

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

一、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

二、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

三、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3條:

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4條: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三條、第一千零七十三條之一、第一千零七十五條、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一、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二第一項或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者,無效。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79-5條: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四條之規定者,收養者之配偶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收養子女,違反第一千零七十六條或第一千零七十六條之二第二項之規定者,被收養者之配偶或法定代理人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依前二項之規定,經法院判決撤銷收養者,準用第一千零八十二條及第一千零八十三條之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0條:

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關係,得由雙方合意終止之。

前項終止,應以書面為之。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並應向法院聲請認可。

法院依前項規定為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終止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發生效力。

養子女未滿七歲者,其終止收養關係之意思表示,由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為之。

養子女為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者,其終止收養關係,應得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之同意。

夫妻共同收養子女者,其合意終止收養應共同為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單獨終止:

一、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二、夫妻之一方於收養後死亡。

三、夫妻離婚。

夫妻之一方依前項但書規定單獨終止收養者,其效力不及於他方。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0-1條:

養父母死亡後,養子女得聲請法院許可終止收養。

養子女未滿七歲者,由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向法院聲請許可。

養子女為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者,其終止收養之聲請,應得收養終止後為其法定代理人之人之同意。

法院認終止收養顯失公平者,得不許可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0-2條: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二項、第五項或第一千零八十條之一第二項規定者,無效。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0-3條: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七項之規定者,終止收養者之配偶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認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終止收養,違反第一千零八十條第六項或第一千零八十條之一第三項之規定者,終止收養後被收養者之法定代理人得請求法院撤銷之。但自知悉其事實之日起,已逾六個月,或自法院許可之日起已逾一年者,不得請求撤銷。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1條:

養父母、養子女之一方,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依他方、主管機關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宣告終止其收養關係:

一、對於他方為虐待或重大侮辱。

二、遺棄他方。

三、因故意犯罪,受二年有期徒刑以上之刑之裁判確定而未受緩刑宣告。

四、有其他重大事由難以維持收養關係。

養子女為未成年人者,法院宣告終止收養關係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2條:

因收養關係終止而生活陷於困難者,得請求他方給與相當之金額。但其請求顯失公平者,得減輕或免除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3條:

養子女及收養效力所及之直系血親卑親屬,自收養關係終止時起,回復其本姓,並回復其與本生父母及其親屬間之權利義務。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3-1條:

法院依第一千零五十九條第五項、第一千零五十九條之一第二項、第一千零七十八條第三項、第一千零七十九條之一、第一千零八十條第三項或第一千零八十一條第二項規定為裁判時,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之規定。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4條:

子女應孝敬父母。

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5條:

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6條: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

父母之行為與未成年子女之利益相反,依法不得代理時,法院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子女選任特別代理人。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7條:

未成年子女,因繼承、贈與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為其特有財產。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8條:

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由父母共同管理。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特有財產,有使用、收益之權。但非為子女之利益,不得處分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9條:

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負擔之。

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重大事項權利之行使意思不一致時,得請求法院依子女之最佳利益酌定之。

法院為前項裁判前,應聽取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89-1條:

父母不繼續共同生活達六個月以上時,關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準用第一千零五十五條、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一及第一千零五十五條之二之規定。但父母有不能同居之正當理由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第1090條:

父母之一方濫用其對於子女之權利時,法院得依他方、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請求或依職權,為子女之利益,宣告停止其權利之全部或一部。

法規體系

案例彙整

學說匯纂

法律新語

規定註釋

律師說法

家事說法

 
=民法=民法親屬=父母子女=
分享此頁
  45

請先登入以複製或列印本站資訊。

 


沒有帳號或忘記帳號?歡迎點此